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3+0.5+0.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羊生产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11: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年—2020年)》 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素质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年—2020年)》 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2019 年是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实行“3+0.5+0.5”培养方案的第一年,该培养模式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化畜牧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前3 年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1 年由半年的教学实习和半年的毕业实习组成。 教学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有的实验课内容已不能满足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围绕限制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瓶颈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畜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1-2]。

鉴于此,本文针对“3+0.5+0.5”的人才培养要求,从教学实习的改革思路、改革实践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析,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构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及促进高素质应用型畜牧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1 “3+0.5+0.5”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的《羊生产学》教学实习改革思路

1.1 组建高水平、高素质、多层次的教师队伍,凝心聚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3]。 《羊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水平决定了教学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整合专业的教师资源,邀请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资深教师,纳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 一方面,打破传统的仅由任课教师进行讲授的模式,通过轮岗讲授、全段交叉、优势互补、协同教学的模式,发挥团队教学的优势,实现不同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增强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另一方面,新入职教师进行跟班锻炼,在引入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同时,作为助教学习欠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同时也锻炼了年轻教师,以“传帮带”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释放“人才+”效应。

1.2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羊生产学》教学实习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是社会因素、 学生因素和知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是构建符合教学规律和社会实践应用标准的科学系统化实践教学规范式模型[4]。 本着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在教学实习内容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转化、实用技能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方面,既依附于理论教学也独立于理论教学,让学生既能在“学中做”,也能在“做中学”、“做中思”,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知识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头,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以“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为导向,在教学实习内容的设置上消除课程间的壁垒,实行多课程联合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2 “3+0.5+0.5”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的《羊生产学》教学实习改革实践

2.1《羊生产学》教学实习的方式改革

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为方便组织教学实习,在我院领导和养殖企业的大力协助下,从“小尾寒羊之乡”唐县将实习用羊运到我院本科生实践基地标本园, 让学生能在校内身临其境体验生产、完成实习内容。

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促进课程改革阶跃式的发展,《羊生产学》教学实习的教师团队由三位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三位新入职教师组成,采用轮岗讲授、协同教学、全段交叉等方式,所有教师全程跟班参与,促进师生在实践过程的交流,全面提升教学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为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 根据实习内容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实习小组,在实践操作环节先由教师演示动作要领,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提高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的综合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网址: http://www.cmsykx.cn/qikandaodu/2021/0126/657.html

上一篇:畜牧学“量身定制式”课堂特色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构建畜牧科技档案有效体系